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史前崛起 >
        在没有准备的时候,把摊子铺得太大,或者期望得到更多,实在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建立新寨子的方面有嘭卜啦负责,王川没怎么管。但除此之外其他事情基本离不开他。比如五十头牛一天要吃多少草料,孩子们要割多少草料才够;桐子采回来以后,要怎么榨油;薯莨要不要现在先挖掘一点起来,趁着天暖多酿一些酒;神龙庙建好了什么还要怎么装饰,什么时候启用等等问题,都要王川去决定去处理。

        除了这些之外,王川还偶然发现,交给熟手的纺线和织布的进度慢的不行。

        这些会纺织的熟手女人们,果然比河部落的人要高明一些,她们已经知道用手磨的贝壳或者陶片小纺轮来纺纱了。但她们对脱胶的工艺一无所知。织布的手法也原始得让人发指。

        王川见到她们纺线的时候,发现她们居然是用手撕下黄麻的皮,然后直接纺成纱线的。这个过程之中,她们连用水泡一下麻杆都不知道。王川恍然无怪自己看到的麻布都是麻黄色的。而且上面接口奇多。这样弄出来的纱线就比用手直接搓的好一点而已。

        而她们织布的方式,居然是和王川织渔网一般,从垂直的经线里,挑拣着线穿纬线的。这样织布的办法,一天不过织过十几厘米长。

        看着小山一样的麻杆堆,王川觉得她们光纺线这一道工序,就能干到明年去。要都织成布,可能要两年。

        现在到处都缺人手,她们却在这里斯条慢理的磨洋工,王川觉得实在是不能忍。冬天虽说大家可以穿兽皮,但有麻布做里衣穿着兽皮不知道舒服多少,另外绷带,船帆什么的都是需要麻布的。看这进度,自己不加入是不行了。

        小溪里挖出来给大家学游泳的泳池,现在没人下水了,用来泡取麻纤最合适不过了。让那些女人把所有砍下来的麻杆砸打之后全都浸泡到水里,等水把麻皮泡发之后,只要轻轻搓动,便可把麻皮从麻杆上取下来。把麻皮和麻杆分别捞上来。麻杆留着当柴火,麻皮则转移阵地,放到石灰池里继续泡制。

        石灰泡制麻纤可以充分清除纤维里的脂类和杂质,同时有漂白作用。这样弄出来的纤维更加细腻。纺出来的线自然也更加纤细,织出来的布自然也更加密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