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继续说着见到豚部落的事情:“他们说,他们那边的豚都被昂昂赶走了,现在也猎不到了,他们现在只能挖薯过冬,不过现在准备的食物也不够才向我们这边来了。他们也问起阿母,其中最大一块的薯就是敬献给你的。”
王川记得之前阿母就说过这个豚部落以吃薯和猎野猪为生。现在野猪没有了,存的粮食又给昂昂吃了,山洞还破了,还没有火,可见其生活艰难。
他也去看了看所谓的薯,看到几个可能有十来斤重的缺了一角的黑色茎块,发现这东西很像后世的薯莨。薯莨肉里疙瘩太多,后世已经很少食用了,据说后世这东西作染料用。
“他们见到我们,还问我们有没有去请火神,怎么没有经过他们那边。”巧接着道:“我们就说我们有火了,后来他们就看我们的……衣服和筐子,说要和我们换,不过他们挖的薯也没有多少,就换了筐子,衣服没有给他们……他们还问我们现在要不要通亲,要的话能不能用人给我们换肉食,那时候我们说我们准备有肉过冬呢。”
说到“衣服”的时候,巧对这种新词也有些生疏。
现在部落的人出去,除了棍子石器之外,一般都会带上筐子网绳子之类的东西,女人身上的套裙,男人身上的马甲也是基本装备了,而且打完虫子后,天天吃两顿,几乎都是肉食,每个人健壮了些。遇到邻居炫耀一下自家有粮这种事情应该自古有之。两个部落之间遇到了应该也没有避免。这个时候估计没有“借”这种说法,把自己吃苦的儿女送过去享福,顺便换点粮食过冬那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过阿母关心的问题显然高级很多:“他们的阿老死了?”
“是。”
阿母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天后才下决定道:“可以和他们通亲,一人换火种。或者一人换两人背的食物。一背肉食,一背果实。多少人都可以。”
这有怜惜老邻居的意思。同时,部落开始吃饱饭了,人员不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了,王川几个孩子老是干着大人的活,有时候实在是辛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