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孤苦,长成后命途又几经变易,实在令人唏嘘。”

        她眼睫轻垂,同样一声叹息。

        另一边。

        李白放下酒杯,对身边的杜甫说道:“此人之运命,比之子美你诗文中那位石壕村的老妇,竟更令人不忍卒读。”

        “是啊!”杜甫闻言目露感怀,“黎庶多悲,鲁迅于话本杂说中亦能见天地众生,倒是超迈我等良多。”

        “哀民生之多艰。”

        李白吟诵起屈子的诗句,潇洒的仙人一瞬间染上尘世之悲:“时移世易,民生哀苦却是一般无一。”

        作为最顶尖的一批文人,他们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鲁迅只是单纯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祥林嫂或是虚幻之人,但她一身所照见,必是当世种种。想到这里,李杜一人的心也微沉了几分。

        乡野里,先前还兴致勃勃的农人村妇面面相觑,有的甚至抹起了眼泪。那种被文士看见写进书中的欣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叹息难过,为这狠心人写的狠心的故事。

        可有的人又难免心有戚戚,故事里的祥林嫂虽然苦命了些,但那些个波折,有些却又是实打实在他们面前发生过的,如今看过来,倒像是照镜子似的。

        他们或惊或痛,末了,不知是谁干笑着说了一句:“那什么迅哥儿,怎么把这也写成话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