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文人一支笔呢,赋之铺排豪奢在这里全成了秦朝不爱惜民力的罪证,也不知那嬴政此时的表情是如何精彩。

        猪猪陛下啧了一声,有点想看。

        【大家会发现,前三段基本都是他的论据。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一句写得很大手笔,从“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而并天下,可以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国史,但杜牧只用了六个字就概括完毕,“毕”“一”之间,是历史的兴亡,而这也是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

        “蜀山兀,阿房出。”,这里的“兀”“出”两个字也很好品。兀为光秃,出为出现,也就是建成。秦在关中,和隔着一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为什么他们要舍近求远去伐蜀山的木材呢?】

        秦朝。

        听到这个问题的李斯手指轻轻动了动,不准痕迹地又往后退了半步。他先前猜对了,接下来的话,陛下听了可能心情会更糟。

        乡野之间,有人猜测着:“蜀地沃野千里,树木优良?”

        “覆压三百余里,关中的木材不够砍了吧?”另一个人接着道。

        “啊……”旁边的人脸色发白,“蜀道艰远,路险难行,把木材从那运回关中,那得费多少人呐!”

        他的语气颤抖起来,刚刚说话的人听到这里也禁不住脸色发白。是啊,真要运起来,这得费多少人,死多少人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