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帝王,李世民对权力分配还是很敏感的。

        魏征心头一动,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或许本身就想分散君主的权力?

        不过这话他不能说,他接着去研究后面几个字:

        “据此,那参议员便是参与议论政治之人?”他沉吟着,“外邦之构架,与我等实在殊有不同。”“不过,”有人对政体问题不甚关心,他关心的是:“21年才还清学贷,耗资该有几何?他们朝廷所办的官学,岂非成了变相敛财之工具?!”

        众人:……别说,你还真别说,两相对比下来,那美国,似乎确实是有点相形见绌了。

        但是,贞观君臣同样发出疑问:“后世的国库,是否太过充盈了?!”

        【我们是真切地享受到了劳动人民馈赠的福利,它通过政体的优越性落实到我们身上,而古代的皇公贵族、帝王将相,更是受到了万民的供养,但他们很多人却并不自知,有的更是一意盘剥百姓,白居易其人或许在某些方面确实仍有局限性,可是在彼时彼刻,面对着那个饥妇人,面对麦田里的百姓,他还是反思了,他羞愧万分。

        我何德何能,可以不亲稼穑之事,一年领取三百石米的俸禄,到了年底还犹有余粮?!这是一个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自己心灵的拷问!

        尽日不能忘,岂止是那一日?或许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那一篇篇讽喻诗,有了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吧!】

        水镜滚动,那些如尖锥利刃一般的诗句被放了出来——《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秦吉了》,哀怨民也;《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篇篇诗文,直指时。能言敢言,文人风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