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原来他们两人同病相怜啊!”
“苏轼连这都考虑到了,他人还怪好的累嘞。”一时间,苏轼风评迅速回转。
驿馆。
苏轼的脸色终于被救回来了,他轻哼一声,面色稍霁:“我就说我不是那种半夜扰人情梦的人。”
复又想起张怀民同样被贬,黄州偏远,那人乍然到处,心中定然寥落吧!那流放日记写得这样情真意切,估计是对他知之深深,又从他的身上照见了己身。苏轼叹了一口气,希望以后还能遇见这位落难知交吧!
另一时空,张怀民听到水镜揭露这一段隐情,不由得也想起了那位黄州故友。他自知自己无德而致留名千古,定是因为苏东坡那一篇夜游,让他传名,使他以一种颇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活跃在后世,最后又在这神异的水镜中被人提起。
此生何幸,寥落之中能遇得这样一位挚友。
张怀民笑了,他以手拍案,学着先前听到的旋律一边打拍子一边低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北宋,李府。
李清照对苏轼的这篇文章很熟悉,百戏归百戏,她真实的看法和考据是差不多的,当下便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