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白居易也深有同感:“治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苏轼虽出官,倒是确确实实为百姓谋了福祉。”
知晓自己的人生经历后,白居易对京官也没有什么执着了。京中多故,倒不如为政一方,多为百姓做些实事。
宋朝。
苏轼被夸得连连摆手,但嘴角却是扬了起来。主位的苏洵捋着胡须看向自家儿子,脸上露出几分满意:
“不错,水利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一桩,我儿做得好。”
能不好吗?后世朝廷都认证的专家。要不是碍于在两个儿子面前,苏洵都想放声大笑了。看到没?我儿子,词写得好又会治水,争气!
苏辙也笑道:“兄长高才,弟当谨学。”
苏轼从容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不值得言说。后世既言我于水利一途颇有心得,我日后便多钻研些吧!”
未央宫。
刘彻撇撇嘴:“倒是讲讲苏轼是怎么治水的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