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说,当年我与你同赴京中,就像西晋的陆机、陆云一样,少年意气,生花妙笔在手,万卷诗书藏于胸中,用我们的才能辅助帝王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又有什么难处呢?最后一句其实化用了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大家看,苏轼也是狂得不得了。】
“这苏轼,当真是好大气魄。”欧阳修失笑。
皇宫。
宋仁宗赵祯饶有兴趣:“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苏轼对自己,比对皇帝还有信心啊!”
他开了个玩笑,心里倒是对这个苏轼生出了几分好奇。
客栈。
苏洵也对这首诗颇为赞赏:“我儿志向不凡。”
苏轼摇头,颇有些自嘲:“可惜空有此志。”
苏洵把眼睛一瞪:“怎么,此番未卜先知,倒是把你的一身胆气给磨灭了?”
“儿子不敢。”苏轼连忙拱手认错,“儿只是觉得,颇为微妙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