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院落。
尚不知晓许多后世的贺知章和李白对视一眼,脸色染上沉重。
“老夫只知李林甫大权独揽,气焰嚣张,却不想后面还有这许多事,唉,陛下他……何以糊涂至此啊!”
李白摇头:“浮云蔽日,希望陛下看到,能有所警醒吧!”
开元年间的欣欣向荣,怎么也不能断送掉。
【李白是一个纯粹的人,他不愿与小人为伍,而奸小必然也不能容他。离开长安后,李白终于可以将他的一腔愤懑宣之笔端,这种愤懑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两年之,在辞别东鲁友人的赠别之作中仍有回响。
或许当年入侍翰林,真的就是一场梦吧!诗中的海日山花、登山奇景、蓬莱宫殿、恰似帝阙中的繁华,而熊咆龙吟与云雷之声,未尝不是影射着庙堂之上的暗涌。一朝赐金放还,便是大梦初醒,虚幻而又怅然。
他在写梦,也在写人生。】
作者有话要说:这时候杨玉环应该还没被封贵妃,主角这么称呼是因为现代叫习惯了1.《诗比兴笺》: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之旨也。
2.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求诗歌反映现实有所讽喻,没有讽喻的诗都是不好的,所以从上往下嘴了一遍,说李杜的一段如下——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