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确实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1994年,我国人口即将迈入12亿大关。即使袁老早已向全国推广了杂交水稻技术,但粮产量还是跟不上人口增速。】

        汉朝,未央宫宫。

        刘彻瞳孔微张:“这么多人,得吃多少粮食!”

        虽然人丁富足是好事,但带来的负担也不是一般的大,若吃不饱,出现些什么动乱流民,那整个国家的安全治理就成了大问题,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啊。

        【面对这样的情况,曾经亲历过饥荒的袁老压力可想而知。一代代农学专家深入稻田,潜心研究,古老的农业国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说是大禹让一个叫益的人把稻种分发给农人播种,这是最早关于种植水稻的记载。】

        汉朝。

        司马谈拍着儿子的肩膀:“这部史书竟是从夏朝起笔,视野宏阔,有大家风范啊。”

        尚及弱冠的司马子长眼中闪烁着少年人一往无前的豪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儿也要游历天下,采集旧闻,写一部良史!”

        “好,好!”司马谈大笑起来,“好儿子,有志气!”

        【此后历朝历代,水稻耕作不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