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性格……他一笑,转头问荀攸:“公达认为哪个字可以概括?”

        荀攸刚刚读完全诗,听到问话微微欠身:“臣认为,当是守拙归园田的拙字。”

        曹操欣然颔首:“看来我与公达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北宋。

        苏轼一早就在院中坐好听偶像的大作,此时听到水镜中的问题赞许地点点头:“以性格切入,读起诗见其人,不错。”

        “兄长觉得该是哪个字?”苏辙有些好奇地问。

        苏轼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苏辙答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拙者,不巧也。依弟所见,先生性格,唯在一个拙字。”

        苏轼赞同地点点头:“靖节先生不慕官场,敦厚清正,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躬耕田园,诗作又不同于当时错彩镂金的雕琢风气,故不见称于当世,可谓是性也拙,诗也拙。”

        “《老子》又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靖节先生智慧正在此处。”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有些期待地看着水镜,后世之人会和他们持相同的看法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