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两本文册,这是被明军和木氏土司木瓜兵所改土归流的朵甘部份地区的《黄册》、《鱼鳞图册》。
朵甘都司治下有许多宣慰司、招讨司和万户府、千户所,其中距离驿道较近的不少地区土司都被明军改土归流,统计出了人口和耕地数量。
不过统计是一回事,治理是一回事,明军眼下只能在朵甘地区维持这样的统治,再往上走的乌斯藏都司则是无力干涉,只能维护驿道的修建,守住几个重要城池。
“两个宣慰司和万户府就能统计出十二万口百姓,三十余万亩耕地,这确实是意外之喜。”
朱棣拿着那本《黄册》翻阅,但看了看后他又摇头道:“只是产出太少了。”
由于此刻的环境比近代还要恶劣,即便是后世川西地区,这个时代朵甘地区的亩产也不过百斤左右。
这样的产量,加上无法开垦的土地,无疑让朱棣十分头疼。
“迁徙下高原一万户,留一万户便可。”朱高煦开口道。
在生产力没有提高的这个时代,朱高煦想要让朵甘地区成为可以供给大军粮草的地方,就得增加人均耕地面积。
由于耕地难以开垦,所以开垦显然是不可行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迁徙走人口,变相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