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很正常,因为很多时候,运动员看她的眼神都这样。

        “很惊讶,也特别开心。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我所坚持的、我一直以来都在走的这条路,坦坦荡荡,到了今日终于给了我最为肯定的回答。”丛澜说道。

        她没有等记者再问,而是抬眸依次从在座众人脸上划过,而后轻笑出声。

        “我还记得第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在青少年组就用3a3t,这个连跳的难度对成年组都是过分的。还说我只会跳跃,那么我也只能以跳跃得分,缺乏了对花样滑冰的热忱。”

        曾经的小姑娘以高难度出名,所以也被骂难度过高,以片面歪曲事实,去试图污蔑磨掉她根本不弱于技术难度的表现力。

        因为这片赛场上就是这样,跳跃很好的表现力就差一点,表现力最佳的跳跃能力总是一般。

        在人们关注到技术难度时,也总是会忽略掉其他的东西。

        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那个时候,媒体们以攻击性提问来给丛澜挖坑,问她的难度,问她的编排,问她的惨淡未来。

        丛澜要是想翻旧账,她一天翻一个,能回忆一年。

        此时,身为花滑天花板的她,露出了符合很多人对大魔王的想象的笑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