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明明结识杜十九郎在先,缘何倾心的却是王十三郎?”金仙公主想到这一点,不免心中嗟叹连连。
“若是王郎知道杜十九郎借此小小给他出了一口气,不知道是否会高兴……想来是不会,他这人便是性子太恬淡了。”玉真公主摩挲着那封皮,面上露出了几分怅然,“即便贵为公主,可在那样的危机面前,却依旧毫无应对还手之力……只不过,张嘉贞,苗延嗣,你们不会永远这般得意!”
恨不得兄长,也不可能去报复她那一母同胞的兄长,那她的怒火和不甘心,自然也有该承担的人去承担!以为她只会忿然发狂?
兴宁坊姚宅,近来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姚崇,也同样得到了如此一套《神州解送录》。如今的他只剩下了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头,看似官居正一品荣耀无匹,也尚未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地步,宫中饮宴不时能够奉诏出席,甚至时时都会有赏赐,但过惯了为宰相时一言九鼎的日子,这些年他苍老得异常快。此时此刻,他一页一页地翻着这么一部书稿,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才停下了手。
他和宋璟私交很不错,因而宋璟之前过府时,曾经对他几次称赞过杜士仪,这对他所熟悉的那个梅花宰相来说,极其难得少见。他唯一见过杜士仪的一次,还是当初在东都安国寺公孙大娘的那一场剑舞上,那时候只觉得少年意气风仪不凡,可短短两年间杜士仪便不但登科,而且已经释褐授万年尉,继而主持京兆府试,这崛起的速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咳嗽了两声,他便疲惫地看着一旁的长孙姚闳问道:“明年圣人又要巡幸东都?”
“是,祖父。”
“那你去收拾预备一下,趁着天气尚好,我们就先回东都吧。走得晚了,免不了又要有人说,我是为了时时图个露脸。”
听到姚崇这话,姚闳顿时有些迟疑地说道:“祖父,人都说若要酬张使君战功,必然会令他入相,你要是这一走……”
“我在一日,圣人就会顾惜前情,不会让张说入朝拜相,只要我多撑一阵子,张嘉贞一手遮天成了气候,他自然能够对付得了张说。你以为,之前剪除岐王羽翼,甚至不惜把王维一个微不足道的太乐丞贬了出京,那只是张嘉贞的手笔?”
姚崇又连着咳嗽了好几声,盯着面前那张大案上凌乱放着的书,摇了摇头说道:“我和宋广平不同,他只因为意气相投便对这杜十九激赏不已,我却不得不考虑你们的将来。把这些书收起来吧,我不看了!十日后是张嘉贞长孙女出阁之喜,你替我走一趟,拜贺于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