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山也是有着持续发展的远景规划的。
在这一次开战之前,赵开山就和部下们召开了不少次会议,商讨攻克山东之后他们该如何发展。
光复军的口号既然是【驱逐胡虏光复中华】,那么就必然要做相对应的事情来争取民心,否则就会失败。
为此,攻克山东之后肯定不能止步于此,必须要对外发展,占领更多土地,养成更大的力量。
所以大家就在规划是该北伐还是该西征。
大体战略上,赵开山团体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北伐,一派支持西征。
支持北伐的认为西征是不对的,既然要造反,那就干脆点往北边打,迎难而上,号召当地人一起反金,与金军正面对决,打垮他们的主力。
而支持西征的人则认为北伐难度太大,不如西征攻取金军力量的薄弱点,等实力强大了再去北伐。
北伐派就提出反对,认为金军不可能给光复军很多的发展自身的时间,肯定会一有办法就南下攻打光复军。
西征派则认为北伐更是要直接面对金军精锐主力,难道不会被一战打崩掉吗?
双方争执不下,但是支持西征的人明显比支持北伐的人更多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