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咏霖笑了笑,开口道:“大抵正是如此,我二十,你十八,我们才能在这里喝酒,做着造反这种事情,否则你我这种年纪,应该是在家中长辈的安排下结婚生子的年纪。”
辛弃疾一想,觉得也是如此,便放松心情微微笑了出来。
“的确如此,若非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又如何能在这般年岁便起兵造反呢?”
想通这一点,再看着苏咏霖,辛弃疾的心中升起了莫名的亲切感。
“这话也不尽然,如你我这般的人,我相信并不稀少,但是做出此等翻天覆地事业的人,却只有你我,这不仅要看家族,也要看个人。”
苏咏霖又给辛弃疾倒了一杯酒,叹了口气说道:“若非怀着对金人彻骨的痛很,就算身世不幸,又如何能奋起反抗,不惜性命呢?幼安,你说是吗?”
辛弃疾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
“那幼安为何对金人如此痛恨呢?我听说,幼安在这历城县可并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苏咏霖的问题倒也不是莫名其妙。
辛弃疾带着县令和守将的脑袋作为投名状加入光复军,本身的意志和坚决程度已经超过绝大部分参加起义的地主乡绅,而苏咏霖却又听说辛弃疾是官宦子弟,在本地很有些声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