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坑村的人不是聋子,杨勇在联安一带来说算是臭名远播,此刻他为林家小儿澄清,就说明林家小儿有能耐,故纷纷前来恭喜,夸林伯共夫妇养了个好儿子。
之前林家嫌祖屋推倒后面积有点小,想扩大几个平方,谁知杨坑村里人均以房子‘不能越过祠堂’为借口,导致林家房屋重建的面积只有七八十平方。
在农村来说,七八十平方真的少得可怜,对林家而言更是少得离谱。林家一门三兄弟,五兄妹,一家八口人,一百平方能有几间房?住多少人?以后三兄弟结婚生小孩怎么办?
加上目前农村建房政策,最多建三层半,这让更多人无语。地方本身就小又不能建高一点,难道人多的家庭真要睡大街不成?
要知道那祠堂已经倒了几年,可谓是尸骨无存。不对,还有一些烂砖烂瓦砾。之前村里人纷纷说凑钱重建,但说了几年仍旧只是说说而已。
如今村里人竟然纷纷开口,同意将祠堂往外建,甚至愿意每户捐一千块,有钱的多多益善。须知能跟派出所的人称兄道弟的,真的很少,不想林家小儿竟然做到了,此刻不投资等都什么时候投资?
农村的人即使面对的你是村长,也不是很怵你,但如果是派出所的人,就算是小小的一个民警,哪怕是没有编制的,见到他也得像大爷一样侍候,不然被他带着小黑屋里就惨了,没事也变大事,最后还要破财。
对于村里人这么统一的说法,林家等人自然很乐意看到。作为一家之主的林伯共欢天喜地的招呼这些左邻右舍,林明轩则叫大哥二哥到一偏僻的地方说事。
“大哥,事情是怎样的,难道旧屋重建审批就这么麻烦?”林明轩皱着眉头说。按他的理解,祖屋推倒重建是很正常的事,审批方面的事应该很容易通过,但现在怎么会困难重重?
“老二,还是你来说吧。”林忠义听了叫林志恒解释,他不擅长嘴上功夫。
“老三,其实到底怎么回事我也是糊里糊涂的,听爸说好像是因为‘超生’的问题才卡住了。”林志恒解释道,“对于政策上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懂,之前在网上查了一下,貌似超生还真跟审批有关。”
“哼!按我说所谓的政策就是做官的一张口,他说行就行。”林忠义听了很不忿地说,“搞那么多玩意,还不是为了钱。听爸说给个万来块就能搞定,我靠,也不看在什么地方就狮子开大口,咱家一年的总收入都不知道有没有一万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