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媱在做文学类文本时,就遇到了这样一道题,题目从文章中摘出一段话,然后问考生,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还要从几个角度来解析这篇文章的基本特征。

        萧媱忍不住抓了抓头发,果然比起语文,她还是更喜欢数理化。

        后者就算她不会做,也不会让她感觉这么纠结,因为她确信,只要掌握了要考的知识点,下一次她肯定就会了。

        然而语文的理解题,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更没法精确答案。

        萧媱只能硬着头皮答题了,答完了现代文之后,接下来的古代诗文,实在让萧媱感到亲切,这道大题总分34分,文言文19分,古代诗歌9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

        这道大题萧媱做得还是挺顺畅的,说起来她接触的修仙典籍也都是文言文,这分明是她的母语啊,还有名篇名句默写这种考记忆的题目,萧媱绝对不会在这种送分题上失分。

        接下来第三道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一共20分。

        这道大题的第一小题有点英语中完形填空的意思,让你选择恰当的词语、合适的句子,填入横线中,让文章变得完整,还有划线部分的句子有语病,要让你选择修改最恰当的一句。

        这道题让萧媱也觉得有点难度,不过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现代语文文字的掌握肯定越来越纯属,能够形成语感,那这道“语文文字运用”的大题,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第一小题至少是选择题,第二小题就是让你自己补写恰当的语句,来让整段文字完整连贯的,这个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倒是让萧媱费了好些时间。

        最后一小题是将一段用了众多长句大概两三百字的段落,压缩成一段不超过50字的段落,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抓住主干进行压缩就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