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战术很快就普及到了全军。
学员部队做为总教官就在拉祖尔化工厂将学校越办越大,从各个部队精挑细选来的狙击手和迫炮手一批批的进入学校学习。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而前线的战事已经等不及了。
于是,戈利科夫就命令阿基莫维奇和舒尔卡一起详细的制作了一份战术手册,然后先行把这战术手册下发到各部队的指挥官手中让他们按手册指挥作战......之所以只下发给指挥官,是担心手册太多会落入敌人手里。
阿基莫维奇就苦笑的对舒尔卡说道:“我还以为已经从你那学会了所有的本领,今天才知道并非如此!”
“战场上的战术不会有尽头,阿基莫维奇同志!”舒尔卡说:“它总是在发展,甚至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什么意思?”阿基莫维奇有些不理解。
“想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舒尔卡回答:“在**发明之前,所有人似乎都热衷于朝敌人防线发起集群式冲锋,密集的队形、足够多的兵力,再加上冲锋速度和勇气,往往就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出现后就改变了这一切,它使敌我双方都无法冲锋,只能在自己的阵地上挖战壕防御。然后,坦克出现了......堑壕战的防御战术再次被全面推翻!”
阿基莫维奇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他也是从军校毕业的,但在军校里从没有听过像舒尔卡说的这样将武器装备及时代的发展与战术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人为意识的理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