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侦察机适时打出照明弹,于是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德军战斗机、侦察机、雷达之间高度协同的结果,而且这样的对地攻击还有相当的危险性。
这在二战时已经算是走在世界前沿的战术了。
但先进归先进,由于条件限制,德飞行员依旧很难分辩区分混在一堆差不大小的船只。
于是,在海军登陆船运到斯大林格勒前,舒尔卡就从百姓手里征用了一大批渔船,甚至竹筏、独木舟之类的都没放过。
其中竹筏的确有些夸张,不过只要随便钉上几块木板,很快就能伪装成一艘登陆船。
接着,舒尔卡很快又想到......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征用呢?为什么要登陆船呢?动员部队造木筏、竹筏就可以了不是?
当晚这个命令就被传达了下去。
在暂停运输的时候,负责保护运输线的整个近卫步兵第33师就无事可做了,他们就正好负责建造竹筏。
近卫步兵第33师师长在听到这个命令时还以为这些竹筏是用来运送补给的,于是就向集团军司令部抱怨了几声。
“戈利科夫同志!”师长彼得希科夫上校说:“我认为这些竹筏不会有什么用,它们运输量小,而且一旦遭到攻击甚至附近只要有一发炮弹或是**爆炸它们就会翻个身让补给沉入河底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