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几声,街道两侧共四枚火箭弹带着啸声直奔反坦克炮而去。
火箭筒射手距离反坦克炮大慨只有七十米,重点是他们躲在建筑里居高临下,而且还是将火箭筒架在固定点比如沙袋、窗台上发射,这与在紧张的战场上肩扛发射有本质的区别。
于是四发火箭弹有两发命中。
火箭弹打在反坦克炮的炮盾上,从正面看反坦克炮除了炮管外就是炮盾了,所以命中也只能命中炮盾。
炮盾的厚度通常只有十几毫米,是用来防子弹和弹片的,当然挡不住动不动可以击穿上百毫米坦克装甲的穿甲弹。
只听“轰轰”两声,接着惨叫就随之而起……火箭弹的高温高压射流穿过炮盾喷射至后方聚成一堆的德反坦克炮手。
不用想,这其中肯定有人被射流击穿或是烧伤。
战后舒尔卡看到了他们的惨景,全身就像是烂了一般这里一块黑那里一块黑的。
当然,那不是真的“烂”,而是高温高压射流穿过炮盾后像喷泉一样发散开来……这就像是水龙头被塞住的情况,如果慢慢加大水压,堵住水龙头的塞子承受不住压力突然弹开,水就会猛冲出来然后毫无规律的四处喷溅。
区别只是,德军士兵承受的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它喷溅在身上的滋味可不好受,更痛苦的还是他们相当一部份人因为没有被击中要害而挣扎了一会儿才死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