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北柴家两百多口人一夜之间丧命,没有战死疆场,却死于无妄之罪。

        独留柴烈远在青州逃过一劫,突闻噩耗,他悲痛欲绝,无法忽视全族惨死,十四岁的他立下血誓有朝一日为家族沉冤昭雪。自此,他改名换姓顾澈,成了祖籍青州的江南学子。

        顾澈时年二十岁,乃江南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才行品德俱佳,芝兰玉树之姿,盛有君子之风,人人颂之。

        才名远播的顾澈高中状元入翰林院为官,历经<:///.=_bnk>官场沉浮,不惑之年他官至内阁首辅,辅佐新帝,待时机成熟,他恢复原名,请旨新帝为柴氏一族洗刷冤情,轰动朝堂,谓之胆大。

        隐姓埋名在朝为官,他心中有丘壑,不止家族仇恨,他心怀天下正义,进谏良言,推行新政,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他将本朝历来的诗作佳篇集大成凝聚出一本文集,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宝典。

        年近花甲,他跋山涉水回到朔北,带着柴家军守卫边疆,像他父亲柴隆穆那样多次抵御刺麻大军进攻。柴烈年岁已高,长年累月操劳不已,最后病逝疆场。

        满朝文武皆赞其“柴文公,文武双全,忠肝义胆”。

        这天,叶作尘正拍完柴文公在朝堂舌战群儒的一场大戏,与众多老戏骨对戏,你来我往之间,受益匪浅。

        接连的大场面拍摄,叶作尘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节奏,例如上午演出顾澈前期的隐忍不发与潇洒俊逸,下午展现后期柴烈的忠君报国,从差点精神分裂的状态到如今的切换自如,宛如脱胎换骨,领悟之快令导演庞归惊叹不已。

        顺利拍过戏份,叶作尘坐在折叠椅上休息,含一口保温杯里的姜茶驱寒,接着调整状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