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补习班,灯光惨白。

        你埋首在堆积如山的习题册里,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望着窗外渐起的暮色。

        汗水浸湿了额发,黏在皮肤上。

        你用尽全力去理解那些陌生的逻辑,背诵拗口的篇章。

        第一年高考放榜,你的分数只够到一些普通大学的门槛。

        那晚,你站在租住小屋的阳台上,望着远处城市璀璨冰冷的灯火,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痛楚尖锐,却压下了心底翻腾的绝望。

        你没有哭,只是更深地吸了一口南方潮湿闷热的夜风。

        第二年,当人大经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终于递到你手中时,你只是平静地抚摸着上面凸起的校徽纹路,指腹下的触感真实而坚硬。

        在人大明亮的阶梯教室里,你流利的英文口语和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让你在“涉外经济”课堂上锋芒毕现,那些曾让你仰望的内地尖子生,眼中也流露出对你的叹服。

        六年光阴,你把自己活成了一株沉默却坚韧的植物,在异乡的土壤里,将根系深深扎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