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沙雕都看得出制作者费尽心机、殚精竭虑的努力,各位罗汉的神态和仪表甚至连衣纹都在如此庞大的沙雕像上一丝不苟地描绘出来了。

        再往前走有一副特别好玩的沙雕:老鼠娶亲。每一只老鼠都各不相同,吹拉弹唱各有分工,还有花枝招展的新娘和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呵呵,一支相当壮观的迎亲队伍有条不紊。孩子们在骆驼上议论纷纷,大发感慨。

        接下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宏伟雕像耀入眼帘,他的英姿勃发、英雄无畏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只见他手握硕大的冷兵器——苏鲁锭长矛,在蒙古人心中,苏鲁锭是战神的象征,是蒙古勇士集结的旗帜。传说,成吉思汗的苏鲁锭所指之处,一定会奏响凯歌。蒙古族人民在每年阴历3月17日,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祭苏鲁锭,借以表达对成吉思汗的敬仰,缅怀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目视前方,胯下的高头大马引颈长鸣,成吉思汗头上的英雄巾随风飘扬,这气势、这场景,无不令人赞叹。

        元太祖成吉思汗,姓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生于金朝世宗大定二年,后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过铁木真的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了乞颜,最后慢慢发展最终统一了蒙古。

        孙中山曾经这样成评价吉思汗:“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所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度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有人曾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无一失败。因此中国学者刘乐土在其《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成吉思汗不再只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英雄,他更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和民族信仰,他是他们心中的神。是他们永远引以为傲的祖先和历史。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完成了史上最伟大的成功。

        成吉思汗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的能征善战,还在于他的宏图大略,他在一边征战一边建立自己的帝国,各项国家机构的建立和蒙古文字的使用都是他智慧的结晶。

        小时候,生长在蒙古高原的山丹看到蒙古族孩子的文字完全不同于他们学习的汉字,蒙古文都是像画出来一样,弯弯拐拐的。于是回去问父亲:“为什么塔拉写的字和我们的不一样?”

        父亲回答:“蒙古人的文字和汉字不同,我们的汉字是几千年老祖宗从画画慢慢演变、慢慢改进的,所以你看到今天的汉字是工工整整的,原来也是羊是羊的样子,马是马是样子,牛是牛的样子,你看看古书就能发现,原始的汉字就是一幅一幅画连起来的。比如牛的古字:牛;羊的古字羊。”铁蛋儿大一边说一边比划。他不知道那叫甲骨文,他只知道他在一本古书上看过类似的文字,于是结合自己的理解解释给山丹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