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总得给医生解决个人问题的时间呀。”一个病人开玩笑。

        这家伙!又跑掉了,山丹无奈地摇摇头。

        顾海平没有把父亲和山丹看做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他们是他的亲人,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心思去为这样的事情浪费神经元。他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家里琐碎的事情都要山丹去处理,他也相信山丹会处理得很好,绝不会给他带来麻烦。但山丹这么多年的劳心费神,他真正能知道多少?

        能怎么样?谁叫自己看上的就是他的才华和进取?这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被动。

        没有办法,山丹只好硬着头皮看接下来怎么处理这本来就不和谐的“婆媳”关系吧?

        谁叫人家有个优秀的儿子,你又非人家儿子不嫁,活该你受委屈——山丹自嘲。

        永城炎热的夏天到了,顾海平的课题也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期间有3篇国家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也都已发表。

        顾海平常常自我调侃:“小薇人家发表作品是收稿费的,我的作品发表还得花发表费。呵呵,这世道咋就这么不公平呢?”

        “那不同啊,我发表的是一些随手的小文章,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学术价值,只是所感随想娱乐大众的。能和你比?你的是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个没有可比性。再说这个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啊!只是如今的学术界有点变态而已,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他始终是有价值的,不是吗?”山丹对顾海平的心里不平衡给予合理合情的疏导。

        每每顾海平有一些想不通或者思绪的疙疙瘩瘩时,山丹的分析和劝慰都能让他安静内心,摒弃烦扰。虽然山丹放弃了专业和前途,但她对人生和生活从未停止思考,从未停止思想的进步,或许她接触社会更多,在一些事情的处理和认识上倒常常能让顾海平茅塞顿开,顾海平也习惯了有问题就找山丹讨论和商量。

        知夫莫若妻,十几年的共同生活,山丹在顾海平的呵护下长大,顾海平在山丹的陪伴下成熟,他从一个青涩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男人,山丹也从一个黄毛丫头成长为一个更加沉静内敛而又韵味十足的女人。她对顾海平的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也有灵魂深处他不羁桀骜的个性,还有骨子里那一份永远不落人后的志气的了解。他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都可以在她这里安放,他们的感情是没有间隙的一面铜墙铁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