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刚过了两天,燕晋整顿兵马,留下数万人镇守江南,带着两万多人就上路,挥师南下,迎击镇南王!
朝廷上下更是一片振奋,只等燕晋一举击败镇南王,在年底之前就能天下太平,实在是美哉妙哉!
燕晋的战神名声太响,一路打仗都是顺风局,从无败绩,朝廷之上根本就没有人会认为燕晋会输。甚至在燕晋出征的第二天早上,朝堂上,已经开始讨论要如何封赏有功之臣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燕晋了。燕晋如今已经是二品的靖国大将军了,皇帝要再给燕晋加官封爵,已经拟定了一个靖国公,他麾下的人也要封赏……林林总总,却是很繁杂的。
只是在下了朝之后,皇帝却把自己的心腹大臣给留下来了。封赏是要封赏的,但是燕晋战神的名号太响亮,手里的兵马也太多了,虽然此时还算是忠心,未来却是未必的。
所以皇帝前脚在朝堂上和大臣们商议如何封赏燕晋,私底下却已经开始筹谋如何收回兵权了。
都说鸟尽弓藏,无怪乎如此,镇南王就是那只鸟,等到镇南王没了,皇帝就要开始打算怎么处理燕晋了。
尤其是燕晋如今锋芒太露,皇帝打得就是让他和镇南王鹬蚌相争,而他渔翁得利的打算。燕晋现如今虽然厉害,但是打完了镇南王,还剩下几多实力?
恐怕也要元气大伤,等到此时皇帝派人去封他靖国公,赐他封地和爵位,再慢刀子割肉,一步步削掉他的兵力。若是燕晋反抗,皇帝还能趁着他元气大伤,派人将他打败……
只要燕晋赢了回来,要么从此做个富贵闲人,老老实实地憋屈着;要么就是一条路,死。
古往今来,帝王心术,大抵如此。永嘉帝更是这一套谙熟于心,活到四十来岁,已经是老谋深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