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官道天骄 >
        其实还有别外一个原因,通济渠上东临日报的时候,段书记正在外面考察,所以连报纸都没见到。

        距济水河源头还有十来公里的样子,段书记坐的车子正越过一个高坡,这个坡的位置刚好是那天夜里,市报记者沈婉云经过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刚好可以看到通济渠横贯南北,汹涌奔腾的河水一分为二,浩浩荡荡分流开来。

        “等等!”段书记摆摆手,司机立刻将车稳稳地停在山坡上,让段书记刚好可以看到整个河流的全貌。

        从车上下来,有人立刻撑起了伞站在段书记身后,一群人立在山坡上,期待着领导的指示。

        “好大的气魄!通城县政府横贯南北的大手笔。”段书记指着通济渠赞道。

        宽达五米的通济渠,河流翻滚,白浪涛天,如万马奔腾般直指远方。“我们济州县怎么就没有人想到这一步呢?年年搞防洪,年年抢险,治标不治本。”

        面对领导的批评,下面一干干部个个面红耳赤,连大气都不敢出。

        秘书长林远洋在段书记耳边轻轻道:“据说修这条渠的建议是一个叫张一凡的年轻镇长提出的,具体规划和实施,都由他一手抓,市报还专名报道了这事情。”

        见段书记没有说话,林远洋继续道:“据可靠资料,修渠经历了四个月零八天,动用了全镇六千多人力,花费了一百八十二万七千余元。全渠宽五米,长十六公里。”

        林远洋准确地说出了这些数据,与张一凡所说的一字不差。

        段书记听了,不断地点头。“十六公里只花费了一百八十二万?这个年轻人不错!”

        听到段书记表扬张一凡,林远洋心里踏实起来,意味着自己刚才所说的那些话,让段书记很满意。虽然是表扬张一凡,却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