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青云台 >
        “故人已逝,前人之志今人承之。”张远岫闭上眼,缓缓念道。

        那是他兄长离京前,最后叮嘱他的话,带着一点决绝的意味。以至于在他兄长彻底离开后,在无数个难眠的夜中,这些言语反复浮响在他耳边,直到铭刻心间。

        “故人已逝,前人之志今人承之,岫弟,你要记得,洗襟无垢,志亦弥坚。洗襟台是干净的,是为投江的士子而建的,不允许哪怕一丁点的玷污。”

        ……

        老太傅继续说道:“那次忆襟在家中待了两日,就回了陵川。这回他路上走得很慢,等他到柏杨山的时候,已经快七月了……”

        柏杨山的雨水自暮春就开始落下,温阡怕排水有问题,中途喊过几次停工,为防耽误工期,最后都作罢了,只嘱咐劳工们加紧时间挖排水渠。

        七月前后,柏杨山连续数日暴雨如注,温阡愈发忧心忡忡。

        其实真论起来,洗襟台的选址并不好,它建在山腰,正面是直接受风的,为防修造的时候出事故,温阡让人在背山的一面斜着支了一根巨木木桩,温阡说,等楼台快建好了,再拆除这根木桩。

        七月初,洗襟台快建好了,然而温阡望着连日不休的雨,决定等到七月初九早上再拆木桩,随后叮嘱工匠们日夜不休地挖渠排洪。

        “可惜那年夏天的雨没有停,到了七月初六,竟然有变得更大的趋势,那时登台士子俱已到了崇阳,昭王殿下忙于安排登台拜祭事宜,下山了两日,柏杨山中,便只有忆襟日夜跟着温阡。那两日,温阡几乎只忙一桩事,不断地检查水渠的排水状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