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能千古留名的家伙,不管好名坏名,都绝对不是庸人。
刘瑜倒也没再去管彭孙,吩咐了一声,便有高俅去理会,他自行了入内去,跟着王雱、苏轼等人见礼。
“子瑾,这早点倒是可口,再来一份!”苏轼挽着大胡子,在那里喝着粥,一边对着刘瑜说道。
除了王雱还保持着仪态,其他三人,倒真当自己家里,丝毫不讲究了。
刘瑜也是无奈,苦笑着唤了一声,教阿全叔上来,把早点再端一份上来。
“元泽兄,何教于我?”刘瑜没理那三个吃货,冲着王雱拱手为礼,低声问道。
王雱,京师人称小圣人,他这大清早来访刘瑜,当然不可能是为了早点而来的。
此时见着刘瑜开口相问,王雱便笑着说道:“院子外面那株腊梅不错,子瑾不若与愚兄同赏?”
刘瑜知道他是要避开苏轼、章惇、童贯等人说话,自然点了点头,陪着他出了院子。
站在院子里,看起来似乎在看那株腊梅,但事实上焦点却始终不在腊梅上面的王雱,便开了口:“你先前送来的马,颇为不错,我是极喜欢的,你回京来,总得过来道个谢。家大人,对于子瑾巡边,还是以为,办得很妥当。”
说着王雱伸手在刘瑜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就起身相辞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