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一队人马来到刘瑜他们队伍边上,竟就停了下来,一下子就把路堵住了。
还没等苏轼在外围的长随开口,那伙人里便有个眉清眼秀的公子哥,看着十七八岁的模样,手执马鞭高声道:“敢问直秘阁刘相公是哪一位?”
他这话听着虽然很有礼貌一样,但其实是满带挑衅的。
因为这年代,问别人谁是刘瑜,这没问题,但得表示一下,自己是什么身份,有什么来意啊。
而不是这么无头无尾,就来问一句。如果是乡间老妪,那当然不算什么唐突,人本来就在乡间生活,没那讲究,不能说刻意要人家讲究这个哪个。可这鲜衣怒马的少年公子,那就不对了啊,哪有这么说话的?
“在下苏轼,不知诸位是哪家公子?”苏东坡驱马向前,叫住了自家的长随,开口问道。
苏东坡名满天下,这个年代的全民偶像不是开玩笑的,听着他的名号,那公子倒是收敛了些许狂态,在马上抬手行礼道:“不知苏先生大驾在此,在下冒昧了,恳先生见谅!”
说罢又述了姓名,却是京师之中,那班勋贵家的公子。这位是姓石的,后面还有姓高的,姓王的,按着刘瑜的话说,就是大宋的一窝子米虫。苏轼也就是看出了这伙人的根脚,才会上前来答话,因为他是知道刘瑜看不起这伙子勋贵,等下起了冲突,却就不美。
见得苏轼在此,这一伙勋贵的公子,倒是不敢乱来,老老实实依次上来行礼,然后便有稍为年长的,提缰道:“还是请苏先生先行。”
因为路就这么宽,要不就是苏轼和刘瑜先行,要不就是他们这伙人先行。
说起来,本是刘瑜他们在前面的,就是为了避让他们,才靠在路边。
这会知道是苏轼,冲着全民偶像的面子,他们倒也不好争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