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他气得伸手戟指那枢密院派来的官员:“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刘瑜对此并没有章惇那么大的抵触或是感慨,对此他似乎觉得,便如是太白楼多了一桌客人或是少了一桌客人,根本就无所谓的事。太白楼现时就是京师的情报集散地,谁在意多一桌客人还是少一桌客人呢?刘瑜回到家里,甚至还跟阿全叔谈论起刘庆的选择和人生。

        当然他并没有告诉阿全叔,刘庆去辽国的那些细节之处。

        只是让阿全叔明白,刘庆生活得好好的,并且在其他的州府里,当着掌柜,也许过上几年,就会回家成亲之类:“阿全叔,您说吧,庆哥儿是跟我一块儿长大的。我身边,除了庆哥儿,还有谁是能掏心掏肺的?所以啊,您就算舍不得也好,我这回,总归是要让庆哥儿去办了这趟差事,才能教他回来侍候您了!”

        刘瑜说着,轻拍着阿全叔的膝盖,一点也看不出来,他跟章惇说起刘庆时,那种决绝的神色。

        至少从小看着刘瑜长大的阿全叔,也并没有听出什么问题来,眼角颇有几分湿意:“少爷说哪里话?小庆能给少爷办事,那是他的福份!要我说啊,小庆也别寻思什么科举了,小人侍候着老爷,然后侍候少爷;小庆侍候少爷,将来啊侍候小少爷就是!”

        话是这么说着,总归有些违心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些出息?特别是刘庆自小跟着刘瑜,在读书这一行当上,是颇有一些灵气的。

        被刘瑜盯着,阿全叔就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然低头道:“若是少爷觉得,阿庆当是去考那科举,那自然,自然也是按着少爷的安排。总之,听着少爷差遣,便是本分,便是道理。”

        刘瑜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拍了拍阿全叔的肩膀:“阿全叔,真不用这样。”

        "只要庆哥儿能上去,我一定会尽量帮他的。"

        阿全叔望着刘瑜的背影,一脸的感激,吆喝起奴仆干活时,中气却是比平时更足了。

        只不过刘瑜却没有跟他提起,刘庆到底是在哪里科举,是辽国,还是大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