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少爷!”仙儿这时一把扯住了刘瑜。

        “有人来了,怕有五六十来人,二十来人骑着骡马,四里左右。”她报出一连串的词来。

        这也是天赋,正如她能先于其他人,闻到肉香一样,她的五感特别的敏锐。

        刘瑜一边把那团衰草,重新埋回去,一边对仙儿说道:“弓。”

        分体式的插片反曲弓很快就被组装起来,刘瑜从容不迫的上了弦,又装好了瞄准器和配重杆,把箭壶挎在腰间,刘瑜长笑道:“古有将军三箭定天山,今有直阁神箭歼敌虏,壮哉!仙儿,且替本少爷温酒!”

        “少爷,这种定场诗,不是得您大展神勇之后,别人赞的么?”

        “你信不信本少爷回京,就让章七给你管饭?”刘瑜咬牙切齿地问道。

        仙儿缩了缩脑袋,无奈地解开朴刀上蒙着的黑布:“好吧,奴奴且观少爷大展神威,只是着实难以想像,当年薛大将军是如何用这三四十斤的弓,三箭定天山的。”

        “你再说吐槽下去,不单要去章七家吃饭,连嫁妆也没有!”

        刘瑜这弓大约也就四十磅左右的拉力,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算可以了;加上这射准度,要知道这年代可没有碳素弓把减重之类,放在千年后,这水平怎么也能在业余者比赛里,拿到不错名次了,运气好拿个冠军也没什么问题。

        可这是大宋年间。

        什么叫大宋年间?这年头的弓,主要功能,是杀人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