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我的法子,恐怕这边衙门的都头学不来。若是着实问不出来,不如让我这边接手来审吧。”刘瑜想了想,对着那主薄如此说道。这本来是知州拿下的人,刘瑜要是仗着身份,一定要接手也可以,但必然会得罪了知州,所以他一开始压根就不过问,这时衙门来求助,他才说上这么一句。

        主薄也不敢拿主意,只是不住地吹捧刘瑜和章惇,又说如果没有其他办法,到时还请刘瑜援手云云,然后自然就是回去,把刘瑜的意思,回禀给知州了。

        但知州衙门很快就拒绝了这个提议,除非刘瑜走正式程式,去京师寻得相关的衙门行文下来,否则他们不会把人犯交给刘瑜去审讯的。皇城司毕竟不是锦衣卫,权力没那么大,特别是在出京师的情况下。要知道整个皇城司亲事官、亲从之类的,那是数以千计,但探事司只不过四十人。

        其他亲事官、亲从,主要是执掌宿卫。可以说,刘瑜执掌皇城司,他的权力远没有以前魏岳大的。他所能掌握的,就是探事司这一块。而探事司本事专注的是军中事,或是“潜察远方事”,民事这一块,就算在京师有皇帝撑腰,士大夫也觉得”颇亦非便”。

        所以来到解州,知州也不可能让皇城司去接手政府衙门的案子。

        要不是看着刘瑜是文官,是直秘阁,要换个勾当皇城司公事的太监,恐怕知州直接就斥责了。

        所以不论刘瑜或是章惇,对此倒是没有异议。

        在解州停留了五日左右,白玉堂的身体素质倒是极好,伤口不单没有感染,而且因为创口浅,都长上了,刘瑜便给他拆了线。本来想要启程,还没到中午,章惇的从人和李宏他们一行人会合在一起,前后约莫有百人左右,浩浩荡荡就入了解州城。

        见着刘瑜,杨时、高俅和李宏就上来行礼参见,刘瑜回了礼却问道:“京师的情况如何?”

        高俅和杨时对望了一眼,便由高俅开口:“先生万幸出京得早。”、

        “涑水先生不知道从何处听闻了风声,遣人去家里传召先生。”杨时也是苦笑着说道。

        近百人过来,这个院子便住不下了,不单如此,车驾、马匹,把这客栈围得水泄不通,那些骡马,更是随地便溺,掌柜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跑过来院子求刘瑜:“相公,还请给小人一条生路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