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琦出京到大名,就是一个安插人手,最好的时机。
杨时是个聪明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深深一揖,道了晚安,便自归去不提。
这中间当然还有许多问题,比如说什么叫“隐蔽的接触外界的机会”?
一入侯门深似海,别说韩琦这府第,可不止是侯府,是相府,也是国公府。
进了韩府,想要出门,那不容易,总得有个由头吧?
正常出入韩府的人等,大多是韩琦多年的亲信、子侄之类,以韩琦治军的能力,刘瑜以为,不至于连这些人都被西夏渗透。所以他捉的,是有隐蔽出入韩府的人员。
老丫环出府的机会,是刘瑜听着绮霞、韩忠说起陈夫人,把她夸得花一样,说是虽然寄居韩府,但陈夫人平日里也常做些女红,教老丫环拿出去发卖了,若不是窘迫得要紧,连韩相爷府里,每月固定发下去零用银钱,也是不收的。那么,这买针头线脑也好,卖女红也好,老丫环便有了一个不时出入府第的籍口和机会;
至于那花匠,年纪大了,韩相爷不想他太累,半年前就叫他去找个年轻人来帮手做活。
正是黄河灾害起来,流民甚多,但老花匠一直没有找到年轻的帮手。
按说这时节,破家的人蛮多的,进韩府做活,平日里都不知道多少人抢破头的事,为何半年下来,敢没找着帮手?韩忠的说法,是老花匠想找一个可靠的、老实的,不教这新来的人,给韩府惹事,看了好几回,总找不着合适。
因为没找着帮手,自然也可以不时出府去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