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把那些老人,慢慢全换掉了。”杨时陪着刘瑜巡视新开的酒楼,低声向刘瑜禀报。
刘瑜拍了拍杨时的手臂:“开年你也要入场的,切莫因着此间事务,误了科举。”
“是,先生。”杨时笑着应了。
换做旁人,或者会认为,这又不扯蛋吗?皇城司这边在铺的情报网络,基本上就是刘瑜定好方案,然后由杨时拾遗补缺,接着再由杨时带着三个编校列出细节,然后安排执行、验看等等。他哪有时间读书?刘瑜这话,根本立不住啊!
但对杨时来说,不是这样的。
年方十八的他,八岁能赋诗,九岁能作赋。
什么叫神童?这就是神童。
刘瑜平时看他做破题文章,都不得不叹服,所谓“天生人,有不同”,这叫天赋。
所以刘瑜很是鼓励他,明年去试上一试。
但是程颢很反对这一点,向来从没跟刘瑜唱过对台戏的程颢,为这事跟刘瑜吵过一回。
主要是程颢觉得,科举考考就算了,主要还是治学,杨时应该把精力放在治学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