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这些细作,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往大名府去的。

        大名府之前在治黄,有不少灾民,而这些细作都得到一个任务指示,就是配合内应,刺杀韩琦!

        杨时汇报给刘瑜的那一句话,就是:“西夏内应欲刺韩相爷。”

        不论如何韩琦这三朝相爷,他有过好水川的惨败,但不能否认,昆仑关大捷,也应该有他的功劳。如果西夏要向大宋动手,韩琦被刺,绝对会让大宋上层和中枢震惊。不要小看这震惊,因为韩琦在大宋官场的份量和级数太大了。

        一旦他出事,追赠也好,办理身后事也好,各种礼仪程式要走,大宋的中枢,至少要为此混乱和忙碌一些时间,那么这短时间,如果西夏捕捉到信息,对宋军发动进攻,绝对是能取得很好的战绩。

        中枢一乱,后勤就跟不上是必定的,各军互援也自然会乱,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度和分派,秦凤边境到底听谁的?

        在半路的野店憩脚,让马喝水吃粮,刘瑜喘息着对杨时道:“韩相绝对不能有事,不单是中枢会乱,而且我很担心,如果韩相都被刺,官家是否还有信心保持这样的进取性?而且朝廷大臣,人人自危,到那个时节,恐怕压根就没人敢支持开战了!”

        这时候又没什么快捷通讯,最快就是马了。

        派人送信,不如刘瑜直接带人,奔赴大名府。

        至于奏事什么的,有苏东坡在,总不会出漏子的,皇帝也不可能去怪罪刘瑜。

        四百里路,中间换了两次马,又停下来喂了三回马料、清水,其他时间换马不换人,压根就没停。刘瑜和李宏他们还好些,骑术都过硬,边赶路,勉强还能喝点水,吃点东西;杨时基本就靠硬扛了。

        中间停下来喂马料时,刘瑜劝过他:“要不给你留五个人,再把换下的马留下给你们照看,你们慢慢赶上来就可以。”

        但杨时捉紧时间啃着馒头,拼命摇头,他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