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了赵佶的年代,弄出元祐党籍,但有什么用?
不说赵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关键是司马光这种理念,已经把大宋的根基腐蚀到烂。
当然,其他宰执的折腾,把大宋搞烂,也是多少都有功劳的。
但这种为了讨好别国,提出把无数将士血溅沙场打下的堡垒,割给别国的行为,不论他在生时,有没有达成——他上过奏折,他所倡导的理念,几十年是不变的,从开始的反对练勇,到后来上奏折主动割地,以他的地位,造成影响,是极为深远和恶劣的。
边境堡垒,为了让别国感到大宋的仁厚,随便就割几个给别人,这还要打仗干什么?
不用打仗何必练兵?这国家哪能有好的?
司马光就是主张这样啊!
就连练民兵,他都三番四次上奏折反对。
司马光当然私德无亏,但有什么意义?
作为在大宋士大夫圈子里,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人物,大宋几十年后会败坏成那样,跟他倡导的这种理念,能没有关系?
史书是要讲究“述而不作”:只记载当时发生的事情,不加入自己的思想,不去下结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