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杨时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很有条理,接着又说道:“太白楼那边,常驻太白楼的丙组派人跟了出去,又使人通知了流走青楼的丁组接手,丁组在小甜水巷接手,接到南门大街,看着传信那人,入了南门大街长生宫旁边的杂货铺。”

        “丁组两人在那里轮流盯着,又到城南的太白楼,叫了甲组两个人去盯守。”

        “报信那人,就是杂货店的帮工,在那杂货店,已经做了两年。”

        “到此时已经二个时辰,杂货铺的生意并不太好,二个时辰里,只有五六个左近的顾客,由甲组的人手,跟进了去帮衬的顾客,都不见有传递情报的迹象。有个瘸腿乞丐,去讨了钱,被骂了一通,然后这乞丐就去边上漆器铺讨钱,漆器铺给了他两文钱,问题是,这漆器铺,我们知道,就是辽国的暗探据点。所以丁组的人手,继续盯着杂货店和漆器铺;甲组的人手,跟着漆器铺匆匆出去的掌柜,发现他进了长生宫。”

        “如无意外,应该约先生见面的人,就在长生宫。”

        刘瑜点了点头,对杨时说:“干得不错,以后中间的过程,记档就可以,不用汇报出来。”

        “是,先生。”

        刘瑜打开了那封信,里面只有一句话: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约什么时候见面?”刘瑜叠起这封信,放入袖袋里,却向杨时问道。

        “掌灯时分,报慈寺街。”

        刘瑜长长叹息了一声:“那就去见见吧。着探事司李宏,率亲事官二十人,伏于长生宫左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