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泽兄,听说为殉国军士请功请赏,有难处?”刘瑜却皱着眉头,直截住话向王雱问道。
“有什么难处?我怎么都没听说?”王雱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看着刘瑜一脸不信,甚至还低声说道:“殉国的军兵,朝廷怎么会亏待了他们?自然是要荫一子的。”
当然要荫高品级的武官是不可能,但就算荫最低等的小使臣听用,至少也有个官身。
到时这些小孩长大,立了功,走点门路就能当上实职军官了。
别说那些殉国的军兵比不上,就是彭孙现混到这样也比不上的。
为啥?哪个系统都讲究个根正苗红的,人家这些小孩,可是凭着祖荫上来的,跟彭孙这样的,当了兵又逃,跑去为匪,再入龙骑军,哪是一回事吗?
刘瑜眉头略为舒展,却向梁焘说道:“元泽兄就在这里,况之你把找郭公公传话的事说一下,不必避讳。”
事实证明,能走过科举独木桥,又在官场混出样子的,基本没谁是笨蛋。
梁焘开口就把来找郭清的小内侍,所说的话,照述了一回:“便是说请赏请封之事,怕有些难。”
但他绝口不提,童贯派的小黄门,来找刘瑜的事,这也算是卖了刘瑜一个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