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倒是昨日就知道,考策论。
这倒让刘瑜松了一口气。
说起来这真的要感谢富弼了,因为景祐四年,仁宗叫富弼考试,富弼就是以“不能为诗赋,辞”,所以仁宗皇帝给他开了一回后门,考策、论。有这前例,王安石提出让刘瑜考策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阻力。
不过,选在这时节来考试,却就是皇帝给学士院专门下的旨意了。
虽说制举无常科,但一般还是有个习惯性的时期,比如这次原本是准在明年夏天来考。
结果被王安石这么一说,皇帝也认为现在考也行。
于是准备馆职的京朝官,无不暗中咒骂刘瑜。
只不过考策论,刘瑜其实也并没有太大优势。
所以冒着风雪,苏东坡专门来学士院等刘瑜:“可有把握?”
刘瑜苦笑着摇了摇头,有把握,科举时怎么苏东坡做《刑赏忠厚之至论》,他也做《刑赏忠厚之至论》,苏东坡差点就第一名,是欧阳修以为他是自己门生,才压到第二;刘某人却就名落孙山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