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余里,要跨山,要渡水,你们能不能撑得住?”
种师道的脸上,又有了几分热切,少年人,便是喜欢这样的挑战。
“好,你们替我把这封信送给稚翁。”
刘瑜说的稚翁,也就是韩琦。
韩琦此时正是判大名府,正值黄河缺口,被皇帝给予“便宜行事”的权柄。
他和范仲淹关系很好,沾着范仲淹的光,刘瑜还是有个投帖的理由的。
不过,依然很困难,如他对高俅所说的:“没有信物,但你们不单要去投书,还要保证,稚翁能读到这封信。”
高俅和种师道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才出发。
随他们一起的,还有种师道的几名亲卫,以及高俅连夜叫起来的几位大侠。
因为,四百里路,在这年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不单是依靠畜力、人力赶路,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和精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