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边宅院的十二人分了几个厢房。
所谓物以类聚,儒生自然就和儒生聚在一处;
宫里的宦官又聚在一间房;
将门的五个人,聚作两间房。
这两位要去讨说法的儒生,被杨时听着,他虽年幼,却最是忠直,当场就开口斥责:“国之大事,岂能不密?先生不考校我等心性,如何相托?”
他这是标准的好学生,其中一个生得肥壮的儒生当场就冷哼一声:“得了吧,杨中立,我看他要教你去茅坑蹲上一夜,你都要揣摩一下,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道理吧?你就闭嘴吧!”
蔡京却就起了身对那两人说道:“问问也好吧。先生似乎不太喜欢我,你们要不怕我连累,咱们就一起去。”
高瘦的儒生不以为然的说道:“连累什么?他要说不出个所以然,咱们就不侍候了!”
“对,便是如此!”另一个儒生附和着。
“只我等三人,怕去了也只被责罚。只是我南人北上,有些水土不适,不然问问其他同窗的意见,再做定夺,似乎更好些?”蔡京又提出一个新的说法。
于是那两名儒生,便去串联其他三间厢房的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