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这东西,放在这时节,本是书画行当时里的不传之秘。

        可在信息爆炸年代,这真没什么。

        一般文科生或许不知道,但研究生课题就是宋词研究的刘瑜,论文也不是抄别人的,细节和手艺不提,至少这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名目?

        甚至他自己在烧玻璃、炼钢铁不成之后,就苦练成一个揭裱高手,

        因为这事还真没法假手他人,特别在边境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该信任谁啊。

        刘瑜很直接能看穿这一点,是因为在边境钻研的那几年,西夏话倒没难住刘瑜,但西夏文字,也就唐古特文,刘瑜就没什么办法了。例如看上去象个“死”字的,其实是唐古特文的“土”字,满章都是这样的字,抄写时,出错或故写的机率太大了,所以他自己在秦凤路,偷取西夏的军报、机密时,就这么干过。

        用来做图册的纸张,不论哪个国家,自然是用上好的宣纸。

        揭裱的高手就可以和做假画一样,把一张图揭成三张。

        第一张是原稿,第二、三张颜色浅一点。

        用揭裱的方法,自然就能够保证各式暗记最大程度的完好。

        就算因为墨迹深浅有所损失,也要比人工抄录快、准许多,毕竟又不是一张绣花的描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