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秘宋 >
        殊不知,多少情报,就在这些闲聊和牛皮之中,泄露而去!

        但要证得这厢吏有奸细之嫌,千年之后这些证据或是不足,于这大宋熙宁年间,还流传通奸浸猪笼的年代,却是有余了!

        李肃之看着刘瑜成竹在胸的情态,又不似作伪,便冲着过来坐在堂上的魏岳问了一句:

        “皇城司应该有证供,不如一并呈上,以佐其事?”

        谁知魏岳把怪眼一翻,摇头道:“咱家又不是读书种子,下边办差的儿郎,也只知忠心国事,但是见着那厮,与被捉获的细作多有勾连,这还不够么?李公,咱家坐在这正堂上,莫不成为了区区一个厢吏,大言相诓么?”

        这话就把李肃之堵得开不了口,尽管他觉得,魏岳不见得有证据,很可能就是来给刘瑜撑腰的,这是一种直觉,为官多年的直觉。但魏岳把话说到这份上,李肃之总不能再问下去吧?再问下去,就是类如弹劾魏岳作假证了。

        “李公,学生来迟,恕罪了!”这时外边便听着有人长笑说道。

        却便是苏东坡下了轿,青衫飘飘,阔袖高冠,持扇轻摇,抚须而来。

        这当真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作派,全民偶像,那些百姓一下子就狂热地叫了起来:“东坡先生!”、“苏郎何时赋新词?”、“奴年方双八,愿随先生读书!”不一而众,场面一时几乎失控。

        黄劲松不敢置信地喃喃道:“苏东坡怎么可能会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