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文学 > 综合其他 > 港乐时代 >
        “那边的后生仔什么来路呀,哄得那几位都见牙不见眼了”尹洸看着最前排的那桌上围满好些人,一个身材高大年轻人正与几位圈内的前辈们在谈笑风生。

        “美国回来的青年金融才俊,听讲是在荷里活搞电影创投项目的,是浸过咸水的海龟”卢东杰玩味一笑,端了茶杯喝了口茶,淡淡说道。

        “各位叔伯、伯母,承蒙大家看得起,小侄再次就简单介绍和分析一下,这个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和运营模式”

        卢东杰话音未落,便见陈安迪登上了大厅的小舞台,开始向台下众多潜在投资者介绍了他的项目。

        “在座各位都是圈内人或者从事都是跟电影息息相关的工作,都经历过电影高产爆发的时代,相信对电影制作流程都不陌生,就香江而言,当年其中的佼佼者就非邵氏和国泰两家莫属了”陈安迪不疾不徐说着。

        “美国的荷里活和香江的邵氏、国泰都是采用大片厂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确是最好的,但随着电影工业时代的来临,这种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所以荷里活片厂都在纷纷改拍电视,连同如今邵氏片场也由几个电视台使用拍电视”陈安迪继续深入地剖析着。

        “但比坚持更难得的,是懂得如何止损,正是他们这个如出一轍、另谋出路的做法,印证了这个制度的衰落了”陈安迪望着下面的听众徐徐道来。

        “因此一种新的电影制作模式便应运而生了,是独立制片公司模式,制作与出品分家,其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嘉禾电影公司了,经过我这几年在荷里活和香江电影市场的深入调查,可以肯定这种独立制作模式,必将成为电影工业的时代的主流,因此我成立的这个电影投资项目,就是针对将要.......”陈安迪继续口若悬河向投资者们展望着市场愿景。

        卢东杰听着前半部分还是比较认可,但听到后半部分就兴趣泛泛了,听上去有一堆前沿术语,最后还不是图穷匕现,无非就是要圈钱融资,空手套白狼了。

        大谈收益,少讲风险,基本可以判定不是赌徒就是骗徒了,编织了各种前景概念,讲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个中细节更是避重就轻。

        看着四周听得津津入味的他们,卢东杰有些无聊地打了个呵欠,也许是他们局限于时代限制,或是被他披着海归金融才俊的这层金衣所迷惑,但对卢东杰来讲,他却有一双看清迷雾的慧眼。

        卢母刚才那边走了回来,看到不少人对陈安迪所讲的投资领域交口称赞、深信不疑,她不由也有些意动,刚坐下,便低头小声向卢东杰说道:“阿杰,你觉得怎么样,回去跟你爸商量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