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这可要看画幅的大小和手艺了,就墙上这副手艺不过中等,收价是十二两。夫人可有带绣品来,能否让老夫观上一观?”掌柜听唐豆豆只能墙上大幅而不提柜台上小幅手帕荷包之类,就知道这位肯定手艺不低。

        其实唐豆豆真想错了,古代虽然女子都能缝缝补补,但真要学到刺绣手艺,多是大家闺秀了,而其中手艺超群的其实也不多。

        毕竟如今也不过唐朝五百多年,而在古代宋朝以后刺绣才兴盛起来,工艺日臻成熟,不过也并没有多少留于世人的珍品。

        刺绣也还是在现代真正发扬起来,政府扶持成功研发了双面三异绣,双面异色绣等。而且作为艺术品,出现很多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所以,好的绣品绝对会有市场,毕竟一副大幅绣品要花的时间也必然不会短。

        刺绣手艺,各中精髓,一般都是代代家传,开绣庄的商家手中握着的绣娘,更是多是死契在手,或是世代家奴。

        平头百姓想要学或者说学精赚大钱,根本不可能。

        不像现代网络上顺便查查基本的针法书都在上面,谁想学随便看,可是没有好的师傅带,其实想要学精还是很难。

        还好她有好师傅自己悟性也够,如今却是能派上用场了。

        “我如今没有成品,不过想绣,如果价钱合适就到您这卖,现如今,绣楼最紧缺的是哪一类绣品?”唐豆豆说的认真,问的仔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