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咱有话好好说,可不要再这样了。”
将肖媒婆搀扶起来后,勤玉兰仍心有余悸。
“玉兰妹子啊,我真的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是你们成全了我那孙子啊。”
知道自己把大伙儿吓住了,肖媒婆也没有再坚持下跪,只是不住地给希士良夫妇道谢。
随后,在肖媒婆的讲述中,大伙儿才知道,肖媒婆拿回去的那根藤条,全部进了独孙王如旷的肚子。
要说这王如旷,其实是个可怜的孩子,当年其母在怀孕八个月时,因为意外早产,拼尽全力生下王如旷之后,身子大受损伤,再难怀孕,因而,肖媒婆的孙子辈,仅得王如旷一人而已,全家人自然对这根独苗疼爱有加。
而王如旷,也因为早产的缘故,比一般的新生儿要弱得多,未满周岁时,有好几次险些背过气去。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一家人小心翼翼的照料,王如旷的身子虽然渐有起色,可以照常上学,能够做些轻省的活儿,但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还是弱得多,家里的重活沾不得,日常的剧烈活动,如学校的体育课参加不了,更何况说,跟村里的小伙伴一起调皮捣蛋。
平日里,天气稍微有变,都能让他病上好几天。
可以说,王如旷其人,在整个欸乃村,就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代表。
肖媒婆虽然不知道宝贝藤条的具体烹煮方法,但是这么些年来,她一个人带着孙子留守在家,经常为孙子熬中药,所以,她知道,在一定的范围内,这药效自然是熬得越久越好。
因此,她用平日里给王如旷熬药的药罐,用小火整整熬了两个小时,直到将三碗水的量熬成一碗的量,她才把熬得稠烂的藤条汤端给自家孙子。
也许是因为煎服得当的原因,王如旷将藤条汤喝下不久,腹中便有了反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