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官道:“我觉得首先要想办法激励他们,让他们明白这次汇报表演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借用于物质奖励手段,在特训队内部形成竞争趁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让学员们能够自主加压,自动加强学习。同时,我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避免训练强度过大,注重训练效果和质量,求质而不求量……”

        候教官也附和方教官道:“方教官说的很有道理。我记得公安部在培训世界警察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由于中国军队讲究‘绝对服从’,不允许学员有异议,盲目地实行打压政策,造成两名美国警员罢工,甚至煽动了一场内部起义。咱们这次培训,虽然说学员们都是各个国家的佼佼者,经历过很多特殊训练,但是来到中国,我们必须在管理、训练方面把握个尺度,单单靠盲目的施压、强化,肯定达不到应该有的良好效果。我们必须根据各国学员的习惯和特点,因材施教,最好是能提前跟他们沟通一下,达成共识之后再进行强化训练。”

        我虽然也很认可方、候两位教官的观点,但是心里却实在有些不服气,我觉得他们做事过于谨慎,我们的这次特训,在强度上并不占优势,只不过中国的某些功夫的确对他们有所吸引,他们是因为兴趣才乐意训练的,否则,他们绝对不会任凭中国教官对他们进行教授,在他们内心深处,中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军队的实力,也与他们有所差距。有了这种思想,在工作和训练之中就会显得过于敷衍,根本不会积极地去训练什么,去学习什么。

        于是我道:“那么,我们几个教官分头对学员们进行思想沟通,先探探他们的底限,然后再逐渐加大训练力度,适可而止。”

        齐教官带头表态:“赵教官,你安排吧,你安排了我们执行就行了。”

        我转了一下手中的铅字笔,略一沉思,道:“这样吧,每天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半小时的训练时间,这个可以灵活掌握。至于拳术、硬气功、倒功三个项目,每天分三个时段,分三批同时施训,齐教官和李教官带一批,候教官和乔教官带一批,方教官和宋教官带一批……你们三个小组要适时地开展一些小竞赛小比试,以活跃气氛,调动广大学员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安排完毕,几位教官倒是对此没有异议,表示赞同。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安排倒是好安排,具体落实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我带着几个教官,将汇报表演的事情在队前公布时,立即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而且,还是在几位教官提前跟他们沟通过的情况下。

        帕布罗克揪着耳朵皱起了眉头,置疑道:“赵总教官,你们讲的这些好像很难实现吧,两个星期,短短的十几天,你让我们要学会中国军拳、硬气功、倒功三项技能,我们可都不是天才,你的设想,只有天才才能实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