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呵斥那学子,道:“你急什么?听小师父把话说完。”不知不觉中,把小乞儿尊称成了小师父。
那乞儿继续道:“那晚的僧人实在是太多了,连看守菜园的屋舍中都坐了十几名僧人。我跟师父到了菜园,原本想吃过饭,帮老和尚做完活便走。老和尚心善,说外面风雨大,留我们住一夜。我们便留下来,谁知道我师父半夜发起高烧来。他年纪大了,又饿了两日,晚上给雨浇透了,受不住……”他说到这里,语带哽咽,顿了顿,又道:“我没有办法,去求老和尚,老和尚又去求大和尚。后来他们说虚云高僧在,不知道虚云高僧肯不肯帮忙,一层一层求上去。”
学子中有人诧异道:“是济慈寺的虚云高僧?”
又有人道:“那果然救了你师父?”
那乞儿摇头道:“虚云高僧发慈心,见了我师父,可是说我师父大限已至,强留不得了。”他抽了抽鼻子,也许是因为事情已经过去快一年,也许是因为饥饿让他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表达悲伤,只是一径讲下去,道:“师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求高僧给他超度,想着师父说不愿意再来人间受苦,就想着要他莫要再投胎来了。都说佛家有极乐世界,便叫我师父去那极乐世界好了。也不知他能不能去,佛家的极乐世界不知要多少银子才能进。”他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我给他烧的纸钱,也不知够不够用。”
他这样一个自己都吃不饱的半大小子,还能想着给死去的师父烧纸钱,也算是有心了。
围坐火堆旁的学子全都安静下来。
破旧的寺庙中,只听得到外面的风雨声,与柴火燃烧的哔剥声。
哪怕这些学子是寒门出身,但他们的家庭还能供养他们识字,乃至于依靠朝廷的资助年复一年读书上来。对他们来说,像小乞儿这样的故事是遥远而震撼的。
哪怕这样的故事,对于小乞儿来说是每天都在上演的。
“对了。”那乞儿怯生生望向胡辛,这是方才说要给他饼子吃的人,“那虚云高僧说我有慧根,给我留了字条,说等大事定了,要我拿字条去济慈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