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的准备。在他指派人手,于朝中大肆攻讦四公主之后,对方竟然能登门俯就、至少看起来毫不介怀,这样一份忍功与魄力,便是许多朝中年长的大臣也做不到。就是朝中那些半百之岁的大臣,也时常因为派系、因为利益,彼此争得脸红脖子粗,绝无如四公主这等好风度。
穆明珠贝齿轻合,咬断了半节时蔬,轻轻咀嚼吞咽后,一笑道:“果然是别府没有的好滋味。”便笑望着杨太尉,等他回答,似乎并不着急,也并不介意他的回答是好是坏。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杨太尉当着穆明珠的面,自然不会严词拒绝,但也并不会给出什么有用的建议。
杨太尉世家出身、官场多年,场面上的话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只要给他时间,他可以连说半个时辰不带重样的,可仔细一咂摸相当于什么都没说。
穆明珠知道他在耍滑头,却丝毫没有露出愠怒之色,起身道:“听君一席话,本殿亦是受益匪浅。”
杨太尉松了口气,起身相送,似是不经意间道:“其实若论智谋,朝中众臣无过谢太傅者。太傅又出身谢氏,为天下士族之望。殿下与其问计于臣,何不问于谢太傅?”翻译过来便是,与其争取他的支持,怎么不去争取谢钧的支持呢?
杨太尉一面说着,一面打量着穆明珠的神色,掩下试探的意图。当初他提出立皇孙的法子,曾两度登门谢府,希望得到谢钧的支持。然而谢钧告诉他,要支持四公主。杨太尉初听时认为匪夷所思,但到底得了谢钧的允诺——不管支持谁,总是为了世家同气连枝的利益。如今皇帝下令,公主封王一事闹出轩然大波。杨太尉想到当初谢钧的回答,也难免有些怀疑。难道谢钧是得了皇帝的授意?难道是皇帝动了传位于亲女儿的心思,暗中知会了谢钧?联系皇帝要谢钧出山,给他做太傅高位的事情,杨太尉认为并非没有这种可能。
两人已经行到了杨府正门前。
穆明珠听到“谢太傅”的名号,睫毛轻轻一颤,脚下用力,踩得积雪“咯吱咯吱”作响,她瞥了杨太尉一眼,一笑半真半假道:“谢太傅教书时严厉,本殿等闲不愿往他跟前去。”
杨太尉知道这多半是敷衍他的理由,却也不好追问,只恭敬送她上了便辇,望着一众仆从在雪花间远远而去的身影,沉沉叹了一口气。
“爹爹。”杨菁不知何时跟了出来,为父亲披上大氅,脆生生道:“四公主是想拉拢咱们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